創業大潮正席卷中國,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公司搬進新的辦公室,當然也有更多公司正在尋找適宜的辦公場所。盡管我們每天都要在辦公室待上8個小時以上,卻少有人關注我們每天工作的場所,究竟一間辦公室的租賃,背后隱藏著什么樣不為人知的故事?讓我們聽一聽,來自商辦地產客戶們的真實聲音。
地理位置和租金,我很糾結
剛剛搬進新辦公室的劉先生顯得很興奮。在民宅里創業3年后終于帶著團隊搬進了寫字樓里辦公。他說,現在的互聯網房產中介改變了我之前對這個行業的印象,非常專業效率,各方面都考慮很周全。
2013年,畢業于新聞系的劉先生跟幾個大學室友搭上了雙創的順風車,創辦了一家網絡媒體,幾年的發展下來,網站在業內也算小有名氣,然而劉先生的心里卻有一個疙瘩。
人靠衣裝,公司也一樣,劉先生和七八個編輯仍然窩在一套老式民宅里辦公,很多應聘者看了之后都不愿意來,偶有客戶上門拜訪,簡陋雜亂的環境也讓劉先生甚覺臉上無光。讓劉先生印象頗深的是他新聞系一個頗有文字功底的師弟,憑著在大學新聞社時積累的良好關系,兩人一拍即合相聊甚歡。本以為師弟的加入可以板上釘釘,然而現實卻是,當師弟來辦公室實習后,婉拒了劉先生遞上的工作Offer。事后,劉先生才知道,滿屋的煙氣和雜亂的環境讓師弟很不適應。
連人都招不上來,又談什么發展?這件事讓劉先生堅定了馬上搬入寫字樓辦公的決心。然而怎么找辦公室?找什么樣的辦公室?簽的合同跟普通民宅合同一樣嗎?并不太懂行的劉先生在跑了幾天樓盤后碰了一鼻子灰,“我想找一個位置比較好的地段,這樣每天外出采訪可以節約一些路程上的時間,不過租金實在太貴了,我們承擔不起。”
放棄無頭蒼蠅式的尋找后,劉先生轉換了方式,開始通過一些互聯網平臺篩選合適的辦公室。考慮到媒體東奔西跑的屬性和公司的支付能力,劉先生選擇了朝陽區三元橋附近寫字樓里一間100多平米的辦公室。劉先生解釋說,一這里租金便宜,寫字樓位置在東北三環內,租金卻只要3塊多一平,要知道一街之隔的靜安中心的價格足足是這里的兩倍;再一個這里位置不錯,無論是去東邊的望京和國貿還是西側的中關村做采訪報道,距離都相差不算太多,對于經常外出的媒體而言,交通也很方便。”
在北京,像劉先生這樣的創業公司不在少數,而他對于辦公室的要求也反應了北京大多數商辦地產客戶的真實需求。北京近八成企業辦公需求空間在300平米以內,其中,0~100平米,平均需求占比為33.8%;100-300平米,平均需求占比為42.3%。而在價格方面,單價2~5元成為主流需求區間,整體占比達74.1%。
對公司負責,也得對員工負責
其實,CEO親自主導公司選址已經是業內常態,在全國主要城市中,超過50%的CEO/高管會作為客戶主體出現在公司的選址過程中。一方面,作為公司運營成本的支出項目之一,辦公室選址關乎公司的未來發展,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在現在這個時代,員工的辦公體驗在公司高管心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找新辦公室,公司只給了我兩周時間